随着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,券商投行业务受益制度红利稳健增长,而行业高薪的合理性疑问则被进一步放大。尤其是部分个案导致券商被市场贴上“高薪”标签,也触发监管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审视。
为一探强监管下各家券商薪酬制度的变化,《证券日报》调查组连线位券商投行相关人士,并暗访第三方招聘平台的近20位招聘人员。在与他们的对话中,记者清晰地感受到多数券商坚定拥抱监管,但个别中小券商仍有打“擦边球”之嫌,甚至这一现象还得到部分招聘人员的佐证。
监管及时出手纠偏,中长期来看,是券商投行业务良性竞争、利好证券行业健康发展、防控金融风险的必然之举。或许券商在适应过程中会出现短期人员、项目流失,对优质人才吸引力有限,从业人员在一定范围内降薪等“阵痛”,但显然这些均不能成为个别券商动作“不标准”的理由。
仔细研读监管要求不难看出,监管层一方面意在引导券商建立充分反映合规管理和风险要求的、长效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,促进券商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;另一方面则是推动券商更好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需求,而这正是确保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。